數據中心機房是多功能、多專業的系統工程,除電子計算機系統的各類設備外,還有各類環境保障設備。只有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布局,才能充分發揮各個子系統的功能,更有利于今后的抗充、運維人員的管理,節省資金等。
設備布局主要在如下幾個方面:
(1)主機、存儲設備、服務器機柜及UPS、空調機等設備應按產品要求留出檢修空間,允許相鄰設備的維修間距部分重疊。其中主機、存儲設備、服務器機柜需分區布置。
(2)設備之間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2m。
(3)合理規劃分階段進入機房的設備,預留擴充設備的相對位置,要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工藝流程,方便今后擴充設備的進場就位及線纜的連接。
(4)服務器機柜側面可無間距排列,以便于強、弱電線纜的敷設。每排機柜的距離最好符合地板模數,避免機柜前后出現小于30Omm的補邊地板。
(5)放置發熱量較大的服務器機柜時,兩個機柜之間的凈距離不應小于2.lm,以免熱密度太高從而影響設備的散熱。
(6)設備較多的服務器機房建議用列頭柜方式,使綜合布線線纜匯集到列頭柜而不是核心柜,從而節省雙絞線與光纖,同時使用二級網絡交換設備,安裝使用服務于某列機柜的KVM系統。
(7)新風機的安裝位置應保證新風是來自室外的空氣,新風人口不影響大樓外觀,迸風口下緣距室外地坪不小于2m;當新風入口設在綠化地帶時,進風口下緣不小于lm,以減少塵埃污染、延緩空氣過濾器的清洗時間,延長空氣過濾器的壽命。
(8)機房精密空調機在有效送風距離內時,送風方向應與設備排列方向一致;采用地板下送風方式時,空調機送風方向應與地板下強、弱電線槽順向布置的方向一致,以減少空調系統的阻力,充分發揮空調系統效率。
(9)排風機安裝位置應保證其排風口高于新風入口,并避免送風、排風短路。
(10)新風管道的送風口位置應使新風與空調機回風充分混合。
(11)配電柜布置宜靠近末端負載,以減少線纜,方便維護管理。
(12)應有暢通的疏散通道。
(13)鑒于市場上主流服務器及服務器機柜的散熱方式大多數為前后向通風方式,因此前后向通風的服務器機柜宜采用面對面、背靠背的布置方式。在機柜正面布置地板送風口,使氣流形成冷熱通道,以減少前排機柜排出的熱氣流對后排機柜的影響,充分發揮空調系統的效能。